
1)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效应。不变价GDP增长反映剔除价格后的真实经济增长,人均本币不变价GDP增长意味着居民实际购买力提高、增加房产需求。1970-2017年23个经济体本币不变价年均增长的平均数为3%、中位数为2.5%,人均本币不变价年均增速的平均数为2.2%、1.8%(部分经济体数据计算从有房价数据时开始,瑞士从1980年开始)。其中,韩国人均本币不变价GDP年均增长高达5.6%,爱尔兰、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泰国年均增长均在3%以上,其他经济体多在2%以下,南非仅有0.5%。
另一方面,中国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至日低,此前彭博报道称,如果下月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会面不能缓和贸易战局势,美国准备在12月初前宣布对所有剩余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此外,英镑周一走低,英国财政大臣哈蒙德表示,只要英国同欧盟达成退欧协议,就有可能结束撙节措施。
3)从全球资产配置角度看,一些经济增长潜力大的新兴经济体、特别是其核心城市房地产具有较大投资潜力。一般而言,新兴经济体货币超发比较严重,房价涨幅也较大,但从全球资产配置角度看,投资者关注的是美元房价涨幅,即剔除了货币相对超发导致的汇率变化,而美元房价涨幅则主要与美元名义GDP增长相关,可分解经济增长、人口变化、住房制度等因素。一些经济增长潜力大的新兴经济体未来有可能出现类似中国房地产市场过去的“黄金时代”,不过需要注意政治、法律等相关风险。
直到一位即将离职的金立员工小南(化名)出现,小南称:“现在车间只有生产部一个主管、售后车间一个主管,生产部的员工到上班时间打个卡,车间坐一下就行。我们是售后车间,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做一下,不过现在也是基本没活干。”小南的话未得到公司证实,但记者在园区内看到,有的厂房一直处于大门紧闭的状态。
责任编辑:赵明导读我们在《房地产周期》一书中提出了业内广为流传的标准分析框架: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本篇放眼全球近百年房价走势,考察驱动不同经济体和主要大都市圈房价走势的因素及规律。摘要不同经济体房价涨幅差异大: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效应、人口总量与结构变化引起的人口效应、货币供应带来的货币幻觉、住房制度影响的供求格局。1)1970-2017年23个经济体房价累计涨幅中位数为20.6倍、年均增速平均为6.5%,其中有南非、英国、澳大利亚等7个经济体累计涨幅在40倍以上或年均增长超过8%,也有德国、瑞士、日本、泰国等4国累计涨幅低于4倍或年均增长低于3.5%。2)1970-2017年,23个经济体本币房价年均增速、本币名义GDP增速分别为6.5%、7.8%,二者相关系数为0.71。名义GDP可分解为人均不变价GDP、人口、GDP平减指数三部分,再加上影响供求格局的住房制度,上述四方面可较好地解释不同经济体房价长期走势差异。总体来看,大部分经济体本币房价上涨主要是货币现象,但货币超发易滋生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泡沫,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十次危机九次地产,比如19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由于新兴经济体较发达经济体广义货币增长快,因而本币房价涨幅较大。2010-2017年新兴经济体房价年均增长5.6%,超过发达经济体3.6%的房价年均增速。3)美元房价涨幅与本币房价涨幅差异明显。如果一国货币严重超发,本币房价大涨不意味着美元房价大涨,在全球来看不一定具备投资价值。比如,南非1970-2017年本币房价涨幅高达85.2倍,但美元房价涨幅仅为3.6倍。总的来看,1970-2017年22个经济体美元房价增长与美元GDP增长的相关系数为0.48;2010-2017年全球48个经济体的相关系数达0.8。美元房价长期走势亦可参照本币房价长期走势做相应的因素分解。
封面及内文图片来源:河内大都会酒店责任编辑:张申证券市场红周刊 文/曹井雪目前,券商2018年年报还未披露完毕,但根据已发布年报的公司,股票质押“暴雷”、收入下滑等问题均已显露。截至3月29日,A股已有96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年报,其中包括了19家上市券商。在头部券商中,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2018年的业绩均浮出水面,3家公司去年营业收入同比分别下降14.02%、4.56%和15.79%,净利润则分别下降了17.54%、32.56%和41.57%。